2010年苏州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
一等奖(17项)
序号 | 推荐成果名称 | 主持人 | 主要完成单位 |
1 | 面向软件服务外包的地方院校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 | 朱巧明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2 | 建设高水平物理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 晏世雷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3 | 信息化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本科 专业的创建及其运行实践研究 | 周 毅 | 社会学院 |
4 | 引导本科生参与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 路建美 |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
5 | 以创新实验计划为引领,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实践 | 陈乳胤 | 教务处 |
6 | 地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培育机制研究与实践 | 陆 丽 | 教务处 |
7 | 多层次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朱 跃 | 应用技术学院 |
8 | 以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强化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 陈卫昌 | 医学部 |
9 | 依托电子设计竞赛,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新途径 | 羊箭锋 | 文正学院 |
10 | 电子电气人才分类型 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刘学观 | 电子信息学院 |
11 | 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的改革与实践 | 陈国强 |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
12 | 基于课程化建设体系的 社会实践时效性模式研究 | 姜建成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13 | 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材建设 与评估手段——营造多元教育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 | 朱全明 | 外国语学院 |
14 | 临床护理实践及 护患沟通双语指导教材 | 李惠玲 | 医学部 |
15 | 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钱玉英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16 | 生物学野外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 戈志强 | 医学部 |
17 | 以科研实践促进生物科学专业 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洪法水 | 医学部 |
二等奖(28项)
序号 | 推荐成果名称 | 主持人 | 主要完成单位 |
1 | 英语专业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王腊宝 | 外国语学院 |
2 | “模拟人”在临床医学专业 药理学中的应用 | 林 芳 | 医学部 |
3 | 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 “三元”结构体系构建 | 钟 华 | 体育学院 |
4 | 基于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创新性 培养的综合教改实践 | 王国卿 | 医学部 |
5 | 《城市景观设计》课件的 设计与应用-----引入SKETCH UP 进行课件设计与教学 | 严 晶 | 金螳螂建筑 与城市环境学院 |
6 | 工科服装专业设计 教学改革与创新建设 | 施建平 |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
7 | 预防医学专业实习一贯制的实践 | 易 剑 | 医学部 |
8 | 电子商务双语教学模式研究 | 王丹萍 | 东吴商学院 |
9 | 奥林匹克学(第二版)(教材) | 罗时铭 | 体育学院 |
10 | 海外留学生儿科学临床教学的实施方案 | 严文华 | 医学部 |
11 | 构件化嵌入式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探索 | 王宜怀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12 | 教学、实践、毕业论文 与就业一体化改革研究 | 刘江岳 | 教育学院 |
13 | 应用生物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的探索与实践 | 郑小坚 | 医学部 |
14 | 宪法基本理论(教材) | 上官 丕亮 | 王健法学院 |
15 | 《版画艺术》(教材) | 张天星 | 艺术学院 |
16 | 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药物分析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研究 | 徐乃玉 | 医学部 |
17 |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课程体系 的构建及教学改革研究 | 江 波 | 教育学院 |
18 | 以人为本提高放射毒理学教学质量 | 崔凤梅 | 医学部 |
19 | 角色转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在临床见习中的探索与实践 | 邵 茵 | 医学部 |
20 | KISS理念在机械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 王明娣 | 机电工程学院 |
21 | 《深度报道:理念与操作》(教材) | 徐国源 | 凤凰传媒学院 |
22 | 《新闻学概论》(教材) | 陈 霖 | 凤凰传媒学院 |
23 | “从知识创新到能力创新” --- 医药类生物化学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 吴士良 | 医学部 |
24 | 《大学戏曲鉴赏》(教材) | 王 宁 | 文学院 |
25 |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 田海林 | 医学部 |
26 | 环艺手绘表现图技法(教材) | 马 路 | 艺术学院 |
27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广告设计及教学课件(教材) | 王 岩 | 艺术学院 |
28 | 《园艺产品贮藏学》教学课件 | 章伯元 | 金螳螂建筑 与城市环境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