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和《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办高﹝2015﹞4号)文件精神,为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经学校研究决定,启动2015年“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型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包含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指导项目和校企合作基金项目)、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包含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 1.创新训练项目是指本科生个人或本科生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的设计、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展示和交流、项目结题等工作。其中省级重点项目每个项目将获得约20000元的经费资助(省财政+学校配套),省级一般项目将获得约6000元的经费资助(省财政+学校配套),省级指导项目将获得约3000元的经费资助(学校自筹);2015年新增设的校企合作基金项目主要鼓励学院(部)与企业开展协同育人合作,采取企业结合需求自主立项并提供资助的新模式,着力为企业产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2.创业训练项目是指本科生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角色分工,开展商业计划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创业实践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项目经费由学校从省拨建设经费中落实。 3.创业实践项目是指本科生团队在本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项目经费由学校从省拨建设经费中落实。 二、申报条件 1.所有申请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2.所有申请者仅限在校本科生个人或团队,主要面向本科二年级学生。 3.项目团队实行主持人负责制,主持人1人,总成员5人以内(含5人)。 三、项目申报要求 (一)项目选题要求 选题难易度应适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独立完成为宜;其工作量应能够利用执行时限内的课余时间(包括寒暑假期)完成。已获得资助并正在实施或已经结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莙政基金项目等不得重复申报。 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申请者可根据兴趣在一定范围自主选题。选题范围为: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产业最新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分解细化的具体项目或企业设置的开放性课题;校内外创业园地中的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结合科技创新的一切有待于创业实践的项目;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社会调查项目;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等。 创业实践项目选题需结合企业的合作平台及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成果。 (二)项目主持人及成员 项目实行主持人负责制,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项目,不得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为了保证学生有充分的精力投入项目研究,已经承担了“莙政基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的学生不能申报。 (三)项目指导教师 每个项目均须配备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管理和研究,监督项目的实施。每位校内指导教师均应具备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且不得同时指导两个项目。创新训练项目应至少配备指导教师1名,不超过2名;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双重指导制度,应配备2名或以上指导教师,且具有创业经历及创业指导经验。 (四)项目执行要求 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创业训练项目的执行期为2年,不可延期。创业实践项目的执行期为2年,最长不超过4年,若项目未结题时项目主持人已毕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换主持人;若确有需要且能继续履行项目主持人责任的情况下,允许项目主持人毕业后以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身份继续担任该创业实践项目的主持人。 各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进行中期检查、提交中期检查报告。项目申报者要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尽量保证在校期间完成。 (五)学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学院(部)、跨学科、跨专业开展合作研究,进行联合申报,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团队合作项目和跨学院(部)、跨学科、跨专业合作项目。 四、申报时间安排 1.2015年4月16日(星期四)17:00前各学院(部)报送如下材料: (1)《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创新训练项目)》(附件1) (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附件2) (3)《苏州大学申报2015年“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汇总表》(附件3) (附件4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仅供填表参考) 上述申报材料均需提交电子文档(其中附件1的文件名格式为:学院(部)-主持人姓名-申报表),及纸质文档一式一份。统一提交至教务部教学改革与研究处科研训练与对外交流科。联系人:侯岚(凌云楼504);联系电话:67166229;Email:houlan@suda.edu.cn。 2.2015年4月17日-4月30日,学校组织评审专家评选出省级重点项目55个、省级一般项目20个、省级指导项目30个,遴选出2个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请各项目申报者提前做好现场陈述与答辩的相关准备。本次立项的省级重点项目将获省教育厅推荐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遴选。 3.2015年5月1日-5月9日,学校对所有项目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4.2015年5月10日前,学校将项目推荐上报省教育厅。 五、各学院(部)申报额度 1.创新训练项目:见附件5《各学院(部)申报2015年“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限额一览表》。校企合作项目不设限额,项目资金由合作企业提供。 2.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理工类学院(部)、医学部申报数量为0-2个,人文艺术类学院申报数量为0-1个。 六、其它 本次申报只针对国家级、省级项目,校级项目申报的有关事宜将在省级项目上报结束之后另行组织。 请各学院(部)认真组织好此项工作,并严格按规定时间完成项目申报。学校将按时组织评审并向省教育厅进行项目推荐。 特此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