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主题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环境支撑的必然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常熟市环保影视公益广告大赛选题要求围绕我市在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提升绿色理念、发展绿色经济、促进污染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弘扬生态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突出推进污染减排、弘扬生态文明、提升常熟环境质量、保护常熟青山绿水,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氛围。选题参考:
1.绿色理念:宣传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排放的理念,倡导人们珍爱绿色家园。
2.绿色经济:通过全市各板块、各行业的升级转型、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典型事例,反映常熟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3.绿色工程:通过一批常熟市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的典型工程,体现近年来常熟市在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
4.绿色文化:通过展示本市一批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以及普通市民的环境行为,凸显出“江南文化的生态典范”。
5.绿色卫士:展示常熟环保卫士为保护青山绿水、促进经济环境双赢无私奉献的形象。
作品征集时间:2012年3月15日~5月15日。在5月中下旬组织评奖和颁奖,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后在常熟电视台各频道集中展示优秀作品。
大赛要求
从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集作品,广播电视制作播出机构、社会广告节目制作机构及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大专院校广告相关专业师生、个人影视制作爱好者等均可参赛。
(一)征集作品创作要求:
1.导向:内容健康,主题鲜明,观点正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有突出的公益性与教育性。
2.创意:新颖独特,内涵深刻,风格自然。
3.表达:凝练深刻,信息传递清晰准确,易认易记,说服力强。
4.制作:策划精细,制作严谨,媒体语言运用得当。
5.效果:把握媒体特征,综合效果好,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较高的艺术性、观赏性。
(二)征集作品规格要求
征集作品包括实景拍摄、动漫制作、flash或使用平面创作手段合成影视声像形式等多种表现手法的广告作品。选题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形式力求新颖多样。
1.以实景拍摄、动漫制作、flash手法制作的,片长标准要求为15秒、30秒,不超过60秒;报送作品须录制在DVD光盘上,存储格式为MPEG或AVI,像素720×576。每一条广告须刻录一张光盘。
2.使用平面创作手段合成影视声像形式制作的,片长标准要求为5秒或10秒;报送作品须刻录在光盘上,存储格式为MPEG或AVI,像素720×576。如果存储格式为jpg的,不得低于300像素,CMYK、RGB色彩各一份,并提供自选背景音乐5秒或10秒,5MB以下,文件名称为“作品名称+RGB或CMYK”。每一条广告须刻录一张光盘。
3.参赛作品需要阐明创意,文案内容要详细,有新意;广告语言要求通俗,朗朗上口,便于受众记忆;文案上写明创作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
4.参赛作品盘盒、盘芯必须逐一标明报送单位,连同参赛作品登记表一起报送。
大赛奖项
(一)评奖办法:
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委会,以主题创意、选题策划、文案构思、表现手法、制作效果为评选标准,进行公正、公平、公开评选。评选结果在常熟电视台和《世纪常熟》网站(网址:http://www.21cs.cn)公布。优秀作品将在常熟电视台主要频道展播。
(二)奖项设置:
评出最佳作品奖1名,优秀创意奖、优秀制作奖、优秀广告语奖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鼓励奖若干名。所有参赛者均可获纪念品一份,参赛作品将列入常熟市影视公益广告资料库。最佳作品奖奖金10000元;优秀创意奖、优秀制作奖、优秀广告语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1800元、三等奖1000元;鼓励奖若干名获纪念品一份,均颁发荣誉证书。
注意事项
1.本次大赛不收取参赛费、评审费。
2.所有参赛作品均须团体原创或本人创作,忌抄袭、冒名,否则取消参赛资格。如发生知识产权或版权等法律纠纷,由参赛者自行承担后果。
3.所有参赛作品版权均归大赛主办单位和参赛者共同拥有,组委会有使用、宣传、出版、处置权。
4.每件参赛作品需认真填写登记表,用A4纸打印或发电子表格邮件,不得手写;磁带内容或光盘内文件须录制或写入两遍以作备份。
登记表 点击浏览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