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博网页

时博网页

当前位置:首页  时博网页

苏州日报:他让中国人听懂了佐罗

时间:2009-11-08 浏览:6150 设置

苏州传媒聚焦我院凤凰论坛系列报道之(三)

(日前,众多著名配音演员齐聚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本报记者 徐磊 本报通讯员 钟静

    你一定对“佐罗”、“哈利波特”等银幕形象非常熟悉,但你见过为他们配音的演员吗?

    11月4日下午,这些来自银幕背后的 “声音”们齐聚一堂,童自荣、程晓桦、刘广宁、曹雷、徐刚五位配音领域的专家们受邀共同出席了由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举行的“凤凰讲坛”开讲仪式,并受聘为“凤凰讲坛特邀嘉宾”,面对苏大师生讲述自己的“配音人生”。

    跑了五年龙套才拿到“佐罗”这个角色

    “年华老去的王子依然是王子,能听到他声音的地方,都是他的王国”,用这句话来形容童自荣一点都不为过。

    童自荣从事配音工作近40年,曾为《佐罗》、《黑郁金香》、《苔丝》、《靡菲斯特》等众多影片配音,配音作品达千余部,所配角色三百多个。正是他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让“佐罗”成为在中国观众中尽人皆知的英雄。“在为那个懒散的贵族公子配音时,我会穿拖鞋,而为那个俊朗的剑客配音时,我就得蹬上铮亮的皮鞋”,童自荣说,不管是为主角配音,还是配角,他都是全身心投入,认真对待,努力把握住角色在戏中的性格特征,使观众不仅能从视觉上看角色,还能通过听觉去认识角色。

    因为对配音工作的痴迷,他对于家中事务总是难以顾及,太太两次生小孩,他都未能陪伴在旁。“我不在乎名利,而在乎的是我的工作,把工作做好,人物角色配音得到大家的喜爱,这会让我高兴一个礼拜”。

    童自荣1944年1月11日出生于江苏丹阳,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1973年入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担任配音演员。他说,到上海译制片厂的时候,并不是一开始就“拿”到重要角色,而是“跑了五年的龙套”,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积累经验,时刻准备着。终于“佐罗”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给予了他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作为一名配音演员,要成功的塑造人物角色,最重要的就是要下功夫,多多积累经验,把握好属于自己的机会。 ”他说。

七十岁,声音仍如妙龄少女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声音虽然常取决于先天条件,但后天的勤奋也是必需的。有“女皇”配音专业户之称的曹雷就讲述了她当初在译制片厂时,配音演员平时必须要作的“功课”:多种发声练习。在讲述完配音演员当如何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后,她还含一口水,为大家表演了一小段《天书奇谭》里流口水的小皇帝配音,惟妙惟肖的声音让在场观众个个笑开了怀。

    80后新生代配音演员徐刚,6岁进入艺校学习,9岁开始为动画片配音,初二时为影片《哈利波特》中的哈利配音。从小在艺术氛围中成长他,很深切的体会到后天努力对一位配音演员的重要性。他的启蒙老师就经常用“三勤”——勤动脑、勤动手、勤看书来教导他要多努力,多下功夫。如今已是大学生的他,不仅在学习表演,同时也还在学习后台编辑工作,朝着全能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冷艳的“埃斯苔拉”、阴险毒辣的“杰基”、魂断蓝桥中纯真的“玛拉”、受尽苦难的德伯家的“苔丝”……为这些角色配音的刘广宁如今已年近70,但声音听起来仍然宛如一位妙龄少女。她用自己多年配音生涯的经验告诉在场每一位同学,配音不仅是让观众听懂台词,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演员的感情,对作品进行再创作。表演要有感而发,以声传情,用声音感动观众是配音演员的最重要素养,心里装着角色,才能更好的传递出感动人心的声音。

    艺术家们的经历和精彩讲话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我被他们的声音所吸引,他们执着追求艺术的精神让我感动,通过他们使我明白了只有坚持梦想,肯下苦功,才能走向成功”,凤凰传媒学院大二学生承磊说。

(摘自《苏州日报》2009年11月7日A08版)

(《苏州日报》当日报道版面)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