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

审核评估巡礼 | 苏州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自评——传媒学院

时间:2023-05-25 浏览:1098 设置

审核评估巡礼 | 苏州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自评——传媒学院

 传媒学院 苏州大学教务处 2023-05-03 19:53 发表于江苏

编者按: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为深入开展迎评自建工作,教务处将持续推出系列图文,全面解读审核评估工作,宣传推广各学院(部)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与创新实践经验,本期展示的是传媒学院


部校共建 培育卓越新闻人才



>>> 党的领导 

01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始终坚持党对学院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积极传承红色基因,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培育卓越新闻人才,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学院历史渊源可上溯至1929年成立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创办的电化教育专修科,以及1941年成立的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下设的新闻学系,两校后经院系调整,最终并入苏州大学。1995年苏州大学设立新闻传播系,2005年发展调整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09年组建为凤凰传媒学院,2017年更名为传媒学院。2019年7月,江苏省委宣传部、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大学共建传媒学院。

图片
图片

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共建签约挂牌仪式




>>> 质量保障能力

02



在进入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学院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直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充分理顺“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学生期待教师怎么教、教师希望学生怎么学”等教育教学关系,坚持“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持续优化改进”的质量保障理念,积极促进新闻传播学本科人才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

图片

中国社会科时博网页与传播研究所、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苏州大学传媒学院三方共建“建设性新闻研究中心”





1. 秉纲而目自张

传媒学院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以“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最终目标。学院充分发挥本科生的教育主体作用,在理论教学、实践教育的环节中赋予学生各类机会。学院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风评价、学习参与评价、学习成效评价、教育教学与满意度测评等。

图片
图片

学院本科生参加学术论坛





2. 执本而末自从

学院积极采取院长书记听课、学校学院督导评价、基层教学组织评教、系科教研室评学、学生周期性反馈等系列措施,在教学质量、科研能力、专业竞赛等维度引导学生不断成长。

图片

学院期中教学座谈会

图片

学院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





3. 双向奔赴彼此的星辰大海

学院坚持“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的新闻人才培养导向,注重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道德规范品质等内涵建设,以《传媒实务》《新媒体实务》等前沿性的教育教学改革课程,采用“小班化”“团队化”“项目化”形式,积极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确保未来的继续深造、走进职场时保持较长时间的竞争优势。

图片
图片

院本科生赴吴江平望镇创作采风



>>>教学教育水平

03






1.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

学院持续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行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工作的根本标准。学院聚焦高等教育迈向教育现代化、实现强国战略的新时代背景,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持续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建设工作,精心组织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先后组建了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3个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学院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组合搭建“图说党史”“剧说党史”“口播党史”的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板块,浸润性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成效。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院本科生课程思政实践作品

图片

“声音中的党史:毛泽东诗词朗诵”党史学习教育专题





2.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化本科

教学中心地位

学院始终坚持“以本为本”“以学为本”的教育教学工作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积极推进“四个回归”:加强新闻传播内涵建设,扎实提升学生的融合传播素养与能力;坚持以师德师风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回归教学本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教学理念;密切关注媒体传播前沿动态,倾心培养卓越新闻人才。自2004年“马工程”项目启动以来,学院坚持“马工程重点教材”应用尽用,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主动以马克思主义占领教育教学阵地,同时积极融入本科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学术研究、专业竞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环节。

图片

学院本科生荣获“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

高校思辨PK赛最佳辩手

图片

学界业界接轨,理论实践相长

——本科生毕业汇演交流会





3. 改革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

美劳面发展

学院党委密切关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品德修养的培养质量,院长书记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卓越新闻人才”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院积极开设“信仰公开课”,开设“传媒青年说”,多层次、多角度进行“道德讲堂”宣讲;持续保持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的良好生态;充分发挥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活力、科研活力,以科研反哺教学;为本科生配备德政导师,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与人文情怀。学院现有新闻学、广告学2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媒美工坊》实践教学课程获批江苏省高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理解广告》获批江苏省高校美育精品课程,《诵读指导实践》获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拔赛特等奖、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十三五”期间,本科生获得国家、省、市等各类比赛逾千项。

图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院本科生各类竞赛获奖



>>>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04



传媒学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以先进办学理念为指导,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应用型、国际化,推进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建设具有产学研一体化特色的国际化教育基地,积极服务于提升中国传媒教育软实力, 2021、2022年连续获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考评的“人才培养贡献奖”。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育

卓越新闻人才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会议精神,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四为”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机制体制创新为着力点,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推进学院高水平党建、高标准治理、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声誉,实现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图片

时任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专程莅临学院调研





2.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服务地方

新闻宣传事业作为重要使命

作为江苏省委宣传部、苏州市委宣传部和苏州大学三方共建的学院,在面向国家新闻舆论、宣传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学院创新体制机制、汇聚资源要素、激发动力活力,把服务江苏、苏州新闻宣传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使命,在培养高素质新闻宣传媒体人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图片

苏州大学—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战略合作签约

图片

“一带一路”再启航“乐活家园”校地联欢会





3. 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做好学生

领路

学院已逐步形成了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江苏省“333工程”青年科技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东吴中青年学者1人、姑苏宣传文化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中宣部新闻媒体机构与高校教师互聘“人才计划”2 人。聘请了5位讲座教授和30余位海内外知名的新闻传播学者和业界人士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或兼职导师。学院持续完善师德考核制度,不断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投入度,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



往期回顾

1

我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第一次推进会

_

2

审核评估巡礼 | 苏州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自评——文学院

_

3

我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动员大会

_

教务处公众号运营


素材来源

传媒学院

编辑整理

张文娟  朱飞  周荃  刘伯娴

校对审核

谷鹏  陈江璋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