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1.历史沿革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传媒学院为江苏省委宣传部、苏州市委宣传部和苏州大学共建单位。
图1
2.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1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江苏省社科英才1名、优青2
,江苏省双创人才1名、双创博士4名,国家广电总局青年创新人才1名,江苏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1名,江苏省卓越博士后1名,姑苏文化名家1名,姑苏宣传文化领军人才1名、重点人才1名、特聘人才1名,苏州市东吴中青年学者1名,教育部、中宣部新闻媒体机构与高校教师互聘“双千计划”2名。聘请了5位讲座教授、1位驻校学者、14位客座教授和30余位海内外知名的新闻传播学者和业界名士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或兼职导师。
3.平台与实验室
学院设有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融媒体发展研究院、江苏对外传播研究院、建设性新闻研究中心、苏州直播电商研究院等校级研究机构;拥有“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创新团队、高校社科传播与应用基地、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基地三个省级科研平台;建有“传播与社会治理”“传播与文化认同”等多个科研团队,其中“传播与社会治理”团队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
学院建有未来媒体与国际传播力建设大数据实验室(首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传媒与文学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人文交叉实验室(全校唯一文科交叉实验室)、科技传播国际联合实验室等,拥有新媒体演播厅、播音主持语言实验室、电视摄像实验室、计算机图文设计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达·芬奇影视后期调色实验室等系列新媒体训练中心。
图2新媒体演播厅 图3新媒体演播厅
图4计算机图文设计实验室 图5非线性编辑实验室
图6数字人文交叉实验室 图7影视艺术工作室
(二)专业简介
1.新闻传播学(专业代码:0503)
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
授予学位:文学硕士
专业特色:
(1)学科交叉融合
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推动与计算机、艺术学等学科深度交叉。在课程中融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传播应用等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解决复杂传播问题的能力,拓宽学术视野与职业发展空间。
图8未来媒体与国际传播力建设大数据实验室
(2)专业知识体系更新
关注数字化在新闻传播领域产生的影响,立足学科前沿,吸取最新研究成果,积极调整教学体系和知识体系,策划出版系列前沿教材,构建起具有实操性的教学研究体系。
图9数字传媒研究前沿丛书
图10数字媒体艺术丛书
(3)实践教学体系完备
构建“基础-专业-综合”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建有专业新媒体实验中心,提供全流程实训环境;校外与主流媒体、互联网企业等建立广泛合作基地。学生可通过实习、实训等环节,强化实操能力与职业素养。
图11前往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参观交流
图12前往科大讯飞参观交流
(4)师资团队多元优质
既有学院资深教授深耕理论研究,又有业界大咖担任兼职教师传授实战经验。教师团队科研成果丰硕,教学经验丰富,能将前沿学术动态与行业最新趋势融入教学,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
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
定期举办高规格学术论坛与研讨会,聚焦新闻传播前沿热点,如智能传播、媒介融合新趋势等议题,邀请国内顶尖学者、行业领军人物齐聚一堂,碰撞思想火花,让学生第一时间接触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
图132024世界科技传播学会(PCST)苏州国际论坛
图14构建文明互鉴的国际关系新格局研讨会
暨第五届国际传播高峰论坛
教学形式: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线下授课一般安排在周末。
课程设置:
学分要求:修满28学分
(三)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端正。
2.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及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学位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3.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领域做出一定成绩。
(四)网上预报名
申请人登录“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官网:http://jxjy.suda.edu.cn/,点击“同等学力报名系统”进行注册及预报名,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预报名。
我校依据专业招生计划数,择优接收申请。预报名申请接收后,申请人依次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信息注册、资格审查及现场确认。
注:原则上各专业报名人数如不足10人不开班。
(五)学习、考试及论文
1.资格审查通过者,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相关规定参加两年的同等学力课程学习。
2.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须在规定期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同时亦须通过“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统考”),规定期限内若未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相关规定修满规定学分、未通过全部课程考试或未通过“统考”者,本次申请无效。
3.申请人通过“统考”后才可申请论文开题;通过全部课程考试与“统考”后一年内定稿;定稿通过导师评阅后,应按规定参加专家评阅及盲审;评阅与盲审均通过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学位论文工作,规定期限内若未按照我校规定流程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者,本次申请无效。
(六)结业
规定期限内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不含“统考”科目、学位论文)者,可办理结业证书。
(七)学位授予要求
通过同等学力水平认定,并符合苏州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硕士学术学位。
(八)收费标准
共计60000元
第一阶段学费40000元,第二阶段学费20000元。
第一阶段费用应于预报名通过后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缴纳,第二阶段费用应于学位论文开题前一次性缴纳。
(九)报名咨询方式
所在校区: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
培养单位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文景路一号
培养单位网址:/main.htm
招生联系人:亓雪
招生咨询电话:0512-6588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