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社区青春行动,实现高校与属地社区共同实践育人的良性互动,有效推动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传媒学院团委与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团工委于4月2日下午在独墅湖校区传媒学院大演播厅联合举办青“young社区”项目互学互促活动,为青春实践与社区发展注入新动能。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肖飞,团工委副书记金旭,菁华社区党支部书记沈颖怡,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丁姗,团委书记王雁冰,团委副书记汪令昕以及胜浦街道社区书记代表、各基层团组织负责人和传媒学院团员代表等出席活动。
在分享展示环节,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代表汤潇瑶分享了“星火寻迹,传忆留音”志愿服务团队项目的缘起、团队构成、实践成果等,并分享了团队成员的志愿服务经历,有效激发青年学子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为新时代青年践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菁华社区党支部书记沈颖怡以鲜活故事介绍了基层服务亮点项目,从菁华社区背景、工作目标、实施过程、工作实效、共荣赋能五个方面展开,激发了青年学子奔赴基层服务奉献的热情和决心。
在启动仪式上,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丁姗与胜浦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肖飞共同启动“青春共治”项目,宣布双方将围绕岗位实践、公益课堂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街道与高校结对共建新模式,实现青春力量与基层实践“有效衔接”。
随后,胜浦街道团工委副书记金旭为我院优秀学子颁发社区兼职团干部聘书。学院团委联合胜浦街道团工委创新推出了“大学生兼职社区团干部”计划,通过选派优秀学子担任社区兼职团干,有效搭建校地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实现青年成长与基层治理的“双向赋能”。
我院团委书记王雁冰为“麦浪传声”志愿团授旗。“麦浪传声”志愿团是学院围绕社区所需、学生所长,精心打造的一支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将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深入结对社区,开展主持、朗诵、专题片拍摄、新媒体宣传等一系列专项活动。
在“共‘浦’未来”座谈会上,街道代表与青年学子展开对话,解码基层治理密码。肖飞书记详细介绍了社区的工作内容与成果,特别强调了社区、居民间的双向奔赴,在工作中要践行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并提出社会需要青年的创新精神,期待更多大学生为社区治理注入创新基因。关于“概括基层治理所需的三个精神特质”,金旭书记以“有激情,有温情,有共情”为脉络,分享了社区实践的具体方法,也对传媒学子在信息传播、内容创作、舆情分析方面的创新提出期待。针对“民众如何融入社区治理”,沈颖怡书记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如何精准匹配好民众的需求,倾听居民的感受,同时也希望青年能够提高与居民沟通交流的能力。
在现场互动环节,学院学子们就基层服务注意事项、街道特色文化、居民积极性、老年人交流障碍、举办活动技巧等问题踊跃提问,老师们结合实践经验逐一耐心解答,为青年参与基层治理指明方向。
本次互学互促活动不仅为青年学子搭建了实践舞台,更通过项目化合作推动校地资源精准对接,实现“青春力量”与“基层需求”的双向奔赴。未来,我院与胜浦街道将持续深化“三个一”共建机制,以青“young社区”项目为纽带,培育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共同谱写青春与社区共融共进的崭新篇章。
拟稿人:谭月旻、钱缘、臧晨睿
校稿人:王雁冰
审稿人:张健、丁姗